

许多人常以十天干生旺死绝表来判断天干五行的旺衰,但在使用中又发现有不适用、不合道理的部分,如甲在亥中生、在午中死,这可以理解,乙在亥中死、午中生则不可理解。甲乙同为木在亥中有生有助怎么会一生一死呢?午火泄木,乙木怎么会长生的呢?见过很多人总把五行理解为生活中的物质,所以总是错误的理解五行。
一气旺而另一气只是弱,其天气变化、落实程度和过程为十天干生旺死绝表所表述的内容。此为两个阴阳循环系统,一为来源,一为落实。十干生旺死绝表反映明阳二气的运转变化规律,干气变化情况,同时也说明了干气能落实的程度,是八字中判断吉凶程度的依据之一。
干气由少阳甲到弱阴癸而循环,为干气阴阳生死。支气由子一阳生到午一阴生,为支气阴阳生死。以支气为时间则干以支为时间表述。支为阴阳状况,则干气以支为落实程度。以支为五行而干的旺衰所决定的作用能力。
阴阳互为子母,一强则一弱,一生则一息,此为太极。丙阳生于寅而壬阴病于寅,壬阴生于申而丙阳病于申。丙阳成于巳而壬阴绝于巳,壬阴成于亥而丙阳绝于亥。
一气有强弱、‘有生成。强气生而弱气死,弱气生而强气死。丙生于寅而丁死于寅,壬生于申而癸死于申。丁生于酉而丙死于酉,癸生于卯而壬死于卯。
阳干为气生到阴干为不生而为气成,阴干为气成而将变。
生气生而成气死,生气死而成气生。生气成而成气旺,成气成而生气旺。丙气生而在巳为成,丁为成在巳为旺。壬气生在亥为成,癸为成气在亥为旺。此古人阳干为气阴干为质之论。
气成而将变,丙气丁成于午而壬气结胎,壬气癸成于子而丙气结胎。
阴阳二气有状态变化过程,甲气生于亥而壬气成于亥、癸旺于亥,阴阳对比可见甲之少阳为阳之弱,所以丙气绝于亥。甲气成于寅而乙成气旺于寅则丙气生于寅。庚气生于巳而丙成于巳、丁旺于巳,阴阳对比可见庚之少阴为阴之弱,所以壬绝于巳。庚气成于申而辛成气旺于申则壬气生于申。此为少阳成而阳气生、少阴成而阴气生。
由此而知气的状况,如甲生亥令,虽少阳甲有气生,而只是老阴壬气尽而癸成气旺之时,阳气状态可想而知。如午令为丙旺丁成,壬胎癸绝,阴阳失衡。辛病而庚沐浴,乙生而甲死之地,女命为丙生午月,其父为辛怎么能长寿?甲母怎能不病?男命为丙生午月,乙母岂能无灾?此为阴阳存在与循环规律。
四象运转为五行,反映阴阳变化状况。支的阴阳状况为干气阴阳的落实状况,以月气论干气落实的平衡为干气吉凶。丙在寅生、午旺、酉死、亥绝,壬在申生、子旺、卯死、巳
绝,为气的运转落实状况。
八字有岁运而干支都有旺衰变化,所以,以天地论成立而不愁没有成立的时候。但论命局阴阳二气状况时却要分清楚天地气的成立和各自旺衰情况。干气都存在,以出现论作用。干气克支气而支气不能克干气,干气以在年时区分其作用力的长短,以干气生克决定其存在的肯定与否定。‘
平衡能力
丙在午月用庚壬,壬在子月用丙戊,此为极阴极阳最大能力的平衡。丙在巳月用庚壬,因有旺戊而加癸。壬在亥月用丙戊,因有甲而加庚。丙在子月,壬出用戊,丙气成立。壬在午月用癸庚辛,水成立而火无天时。
水火弱气在癸丁,丁在午月用庚壬,因有旺己而不嫌金水重。丁在巳月为刃,阴气在有力之少阴庚,庚出为少阴气有力,但与阳气比较则阴气弱,更有旺戊,用甲或庚,为有阴气,弱象甚明。
寅月气在三阳,木克土而水旺,水出干为旺水成立。丙气成立弱,用庚克木得土而使丙有力。壬气旺而用庚戊或丙戊为旺壬有制。
乾:壬辰,壬寅,甲辰,己巳。
寅月火土长生而有旺水克,阴盛阳衰,用土克水救火而土被甲克,土有巳生,巳被制则土凶、土无力克水则水凶。丙藏于寅受伤在月,父母之寿必在日主二限之内。
84年寅月入丙午运,为局中伏丙出与局中二壬相冲,支结火局吉,壬旺凶。火土旺年发财,水木旺年见凶、破财。
甲子年,壬冲丙、子冲午而甲出制土成立,午月父亲死。
己巳年与时柱伏吟,干甲己争合而水无制、火无生,支引动亥水而壬禄暗冲丙禄巳火、亥合寅而制寅中丙,水克火成立,母去世。
寅月癸沐浴而戊长生,癸凶于戊,应该母先亡,于癸亥年,此为局中有己之故,丙午运丙先午后之故。此为阴阳的成立于动静方法的应事应期规定。
阴阳气的循环变化就这么个规律,熟悉这些变化,那么八字的吉凶都是明摆的。然后再以各种取象方法取象而成为吉凶框架中的全部具体内容。
二、阴阳理论。
(一)、阴阳理论是认识存在的方法
阴阳是对立统一,阴阳理论是阴阳两个因素的存在、运动、变化规律的规定。是认识存在性质、存在的状态及其变化规律的指导思想。是对存在的认识从存在构成、认识具体存在的具体方法、存在的变化规律、存在的吉凶判断方法中贯彻而认识存在状态的始、中、终过程的认识方法,此为阴阳理论。
1、对存在的认识
任何整体存在的构成有相互对立的两个因素,两个因素共同存在、相互依存。阴阳理论是认识一切存在的方法,而不仅仅是认识八字的方法,如好人这个存在,如果好人成立,那么必有坏人成立,如果没有坏人则没有好人。有句气话说天下没有一个好人,这句话显然是错的,大家都一样是坏人也就没有区别了、也就没有好人坏人之分了,那么好人坏人这个太极也就不存在。
存在为太极,太极构成有阴阳两个因素,有阴阳两个因素构成太极,为太极成立,为存在。八字中兄弟姐妹、子女的数量都是存在的范畴,而这个存在都是要有阴阳两个因素为前提条件的,所以盲派口诀有:“父母相生兄弟好,夫妻恩爱子成行。”论兄弟姐妹、子女数量的方法。
论八字为生命体的存在则要有阴阳二气两个因素,论干支五行气的成立要天地都有为成立,为影响命局的存在。
八字吉凶的根本原因在生存环境的冷暖,以水为冷、火为暖为阴阳二气构成太极,为引起吉凶变化的两个因素。
2、对方法的认识
存在有生有灭,有吉凶变化,以存在有两个对立因素的对比而能认识存在的状态,又以其变化规律为依据,使存在的变化过程能被认识。这个阴阳对比的规定为理论依据,与具体实际的类比结合为内容落实的判断。
由于万事万物的性质和存在状态、存在要求的不同,而认识具体存在时又有其专门对应落实的理论方法,而专门的理论方法又是遵循易学的太极阴阳理论而结合具体存在特点而规定的系统的理论方法,使理论应用而有对应的具体落实方法。八字中除了构成八字的阴阳二气的吉凶是阴阳理论的必然,而对八字的成立方法、应期方法、作用模式的规定又是阴阳理论为原则而规定的方法,都是周易理论的具体落实运用。
八字中表现变化的方法虽然是生克,但生克是依据易理而围绕吉凶而论的。
3、对作用的认识
存在为前提、理论为方法认识存在的影响。八字中以天地为阴阳分干支,以动静为阴阳分动静,以作用模式为阴阳分明暗,以存在的肯定和否定分生克,以阴阳对立为整体存在的量的范围,共同规定了存在的成立、存在的作用、作用方式和存在与消亡的界限。
一个存在的存在必然有其对立因素的存在而起作用,一气成旺气为动则必然引动对立之气动,这是八字中一气格、从气格、伏气存在运用的理论依据。
(二)、阴阳以平衡为原则
阴阳以平衡为原则,有平衡才能成为太极、才能成为整体,是易学判断吉凶、成立、落实的依据。
古人以太极为存在、为整体,以阴阳为太极构成的两个因素,阴阳虽然是对立的而却共同组成一个太极。阴阳以对方存在为存在条件,一方力量增长则另一方力量减弱,一方消亡则另一方也随之消亡,则太极整体也随之消亡。当今哲学思想对阴阳的解释很清楚,事物是对立的两种因素共同存在而构成事物的整体,为对立统一。而对存在的构成的表示古人用“阴阳”二字是再简练精妙不过的了。
太极、阴阳理论以平衡为原则,阐明了存在与变化的成立条件。阴阳平衡原则在天地、冷暖、动静、旺衰、明暗方面的运用,共同规定了存在、吉凶、程度、变化、模式的判断方法,而成为八字的总体方法。
1、存在的对立两方面因素以平衡为成太极、为存在。阴阳二气有平衡为有生命,不能平衡则死亡。阴阳二气的平衡是论生死夭寿的依据。
乾:壬辰,壬寅,甲辰,己巳。
那么日主什么时候死呢?日主身在辰有巳生、运在巳,那么必死在未戊大运,大运是丁未戊申,丁未肯定死不了,戊申则死。
2、天地阴阳平衡是论成立方法的依据。
有天则有地,天地都有存在则为存在的成立,在实断中以支为落实、干为来源,干的内容发生则出乎意料,支的内容的发生则在命运中有惯性而有感觉。
3、有静的存在则才有动的引发,动静阴阳平衡为应期方法的依据。
4、旺衰平衡为吉凶程度的依据。
各五行在月气的旺衰而对阴阳平衡的能力为吉凶程度的依据。‘
5、明暗为平衡才有明为动、为主要作用模式,暗为潜在作用因素。
平衡原则从根本上认识存在的状态和变化、结果;规定了存在的成立和吉凶方式。平衡原则用在八字中对阴阳二气的平衡的衡量而有吉凶状态的判断、对天地存在的平衡的衡量而有成立和落实程度的判断、对动静的平衡的衡量而有应事应期的判断。于是太极、阴阳、平衡构成推算八字吉凶的全部依据,再以取象而落实内容则八字存在的全部信息都一丝不挂地表露出来。
我们的难度在于准确判断阴阳二气的旺衰而对比的吉凶和吉凶基础上的全部取象内容的贴切、恰当的类比落实。那么,古今、盲派、现代学者的经验方法、断语才成为我们学习、借鉴的方法。没有正确的理论方法为指导则这些都是糟粕,有了正确的理论方法后则这些都是可用的知识与经验。
千年以来很多学者总是在一些局部的判断运用方法上下功夫而不知道根本理论方法,所以总是无法进入论命的大门而白白的耗费光阴。就连象张神峰、任铁樵、万育英等这样致力于命理研究的有识之士都抱憾终生,而留下诸多的似是而非的经验总结,却成为后学者的枷锁。
古人论:
天地之间一气而己,唯有动静,遂分阴阳。有老少,遂分四象。老者,极静极动之时,是为太阴太阳。少者,初静初动之时,是为少阴少阳。有是四象而五行具于其中矣。
水者,太阴也;火者,太阳也;木者,少阳也;金者,少阴也。土者,阴、阳、老、少、木、火、金、水冲气所结也。有阴阳,生五行·,五行之中又各有阴阳,故分十干十二支。
昭佑注:
此论讲明了天地为一太极、为一整体,因动而分阴阳。阴阳又分强弱状态而成四象,此为变化。四象冷暖状况作用于地球的变化过程为五行,五行的强弱分干支。这样把一个太极整体的构成逐层分解、落实,此为太极整体存在的一般性。以此为理论而推演到各种存在。
古人此论无疑是经典,其中囊括了八字的吉凶和应事应期的判断方法的理论根据,但由于并没有详细说清楚阴阳的各种用法和各种用法的具体判断方法,而使读者似乎是懂了,但却运用不到对八字的判断中去。使读者误以为这只是对阴阳的划分而已。前贤的书中就是这样过多的隐晦而使论命方法支离破碎,以至于一些学者认识了一点干支象的应事方法就自以为掌握了论命方法而自以为是大师了,这岂不是无知到了麻木的境地了吗?
(三)、阴阳的内容
天为阳,地为阴。热为阳,冷为阴。明为阳,暗为阴。旺为阳、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在组合类象上分清阴阳,可直观把握命局吉凶动应情况。
1、五行阴阳
五行是阴阳二气旺衰的变化过程,各过程又为状态而有阴阳之性。土无阴阳之性,但土泄阳止阴,对阴阳起调节作用。
以地球所处的位置而受太阳的影响成四时冷暖变化,以后天卦反映四时变化的规律。这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受太阳的总体的固定的影响,而月气配干的变化又表明太阳的影响的细微变化。古人以木、火、金、水来象征表示四时的温、热、凉、冷。冷暖为论阴阳的根本,为论命的核心。在五行上就是水火。水火的平衡程度表明命局的富贵贫贱、吉凶夭寿的状况。
2、旺衰阴阳
以旺为阳、衰为阴。旺衰阴阳强调存在的作用能力和吉凶程度。旺的存在影响其他存在的力大,衰的存在影响其他存在的力小。区分干支的动应能力。旺的有明显应事,弱的表现则可能不明显。
以旺为阳、衰为阴。旺则动应能力强、衰则动应能力弱而成应事形式、应事表象。如古人以偏财旺正财弱而有“不爱妻、偏爱妾”之断语,就是以旺衰为依据之断法,其吉凶喜忌姑且不论,只是论其动应能力。
如加上吉凶之论则财为用才有此论,如财为忌则偏财虽旺而蹿上跳下,只是多弄是非,为日主记恨。
日主根气与旺衰
根气为成立、为落实,其旺衰为日主影响吉凶的程度。
3、明暗阴阳
以时点上有无明显作用分阴阳,以明现起作用为动为阳、以不明现起作用为静为阴。八字中明现的为阳,不见的为阴。明暗阴阳强调出现的表达方法为存在的吉凶模式,为存在的表达方式。此为动应在命局与岁运的划分,此所谓卦以象告。
见到的五行干支为明现的作用模式,反映的信息明朗清楚。不见的五行干支也因明见的五行干支而决定了其存在的性质和状态,但以动静应事原则,以其不出现为静而岁运引出时方成应。所谓需见而不见、不需见而见为不吉,此为命局有无天时、地利、人和之吉凶的判断依据。
原模式为主、制病为急。
有原局模式为主,才有治病为急之说。
八字.以冷暖为根本而论吉凶,以明暗为作用模式而论具体命局的作用方式,以天地为存在成立的条件,旺衰为吉凶程度,以动静为吉凶的引动方式,生克制化、刑冲合害为变化方式,象为具体内容,把太极、阴阳理论全面落实
到八字吉凶的判断中。
以八字中明现为阳,不现为阴。即实神为阳,虚神为阴。划分要注意的是拱、伏、夹为明象。
太极为一整体,分阴阳二极,其之间的作用在易理上有一条: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八字中一气格论法之所以成立是建立在此原理基础上。表面上虽然化作一气,而太极为一整体又必有阴阳二极,所以见一气,其必存在另一对立之气。
一气格中不再以出现的八个字去规定不出现的14个字,只论气或五行的对立。
有论该见的不见、不该见的见为凶,此论不是严格的论断,不能成立。
有论实神到位之应,实神到位必有其象之应,但程度以运确定。实神到位能否应局中吉凶要以运对阴阳的影响确定。
4、干支阴阳
为冷暖具体细致的表现。
天干为动为阳,地支为静为阴。阳干支为阳,阴干支为阴。木火干支为阳,金水干支为阴。
①、五行为阴阳二气的不同程度。
②、干支为阴阳二气某一程度的旺衰变化。
③、天干为阳为动为气之来源,要强调天干之象的明显性。
古人论:
甲乙者,木之阴阳也。甲者乙之气,乙者甲之质。在天为生气而流行于万物者,甲也。在地为万物而承接生气者,乙也。又细细分之,生气散布者甲,而生气之凝成者,甲之乙。万物之所以有枝叶者,乙之甲。而万物之枝枝叶叶者,乙之乙也。方其为甲,而乙之气已备。及其为乙,甲之质乃坚。有是甲乙,而木之阴阳具矣。寅卯者,又与甲乙分阴阳,天地而言之者也。甲为阳,乙为阴,木之行于天而分阴阳者也。寅为阳,卯为阴,木之存乎地而分阴阳者也。以甲乙寅卯而统分阴阳,则甲乙为阳,寅卯为阴。木之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者也。甲乙行乎天而寅卯受之,寅卯存乎地而甲乙施之。甲乙在天故动而不居,寅卯在地故止而不迁。甲虽递易,月必建寅,乙虽递易,月必建卯。以气而论,甲旺于乙,以质而论,乙坚于甲。
昭佑注:
以上不仅讲明了干支阴阳,还规定了应事应期的方式。论气则阳干为气,阴干为气弱、气尽。气尽为作用成。论作用则阴阳干一样,而反以阴干为坚。论强弱则阳为气为源而不断,阴干为成无源而易折。论运用都以成阳成阴为原则。
古人论:
天有阴阳行于四时,地有五行具于九州。故天有春夏秋冬,地有金木.水火,皆以时地相须为用也。论命,论阴阳五行,兼论方隅与昼夜阴晴。
用神取在火者,生夏令,出生地火旺者,时在天晴,傍午,大发。产地水旺,天雨又夜深,稍灭。
用神所取金者,生秋令,产地金旺。天雨应深吉,天晴傍午不吉。
用神取在水者,生冬令,产地水旺。天雨夜深大发,天晴傍午稍灭。若生夏季,产地火土旺,天雨夜深尚可,天晴傍午更逊。
八字用神全赖天时、地利交相资助,两得者大发,得天时而不得地利者次。得地利而不得天时者又次。若天时地利皆不得,则用神无所依附,必主贫夭。
《滴天髓》云:
能知旺衰之真机。其于三命之奥,思过半矣。旺则宜泄宜伤,衰则宜邦喜助,子平之理也。然旺中有衰者存,不可损也;衰中有旺者存,不可益也。旺之极者不可损,以损在其中矣;衰之极者不可益,益在其中矣。
昭佑注:
《滴天髓》所言属半知半解,都是说旺衰,所知却不是一码事。沈孝瞻所说四吉神能破格,四凶神能成格,属于不懂命理不知阴阳的经验之谈。其用神之论更是不着边际,无知显然。至于成中有败,必是带忌,败中有成,全凭救应,有点道理。其生克先后分吉凶之说,虽不懂命理,但思路是对的。
传统论贫贱凶恶:
贫贱之命,多无贵气。
昭佑注:
这句话无论从什么角度分析都是废话,无论其“贵气”是什么意思都可以肯定论者不懂命理,属于不懂装懂。
古人论:
或五行死绝,支干闲慢,不相干涉。
或禄空亡,大耗克身,天中临日。
或五行死绝,又落空亡。
或一位上聚诸禄马生旺,却天中临之。
或有他位来刑害,以至于气散。
或骚马克身,或劫多逢克制。
或不合不冲,上下相异其气。
或干支错乱,阴阳偏枯。
以上主贫贱。
以建禄、食神为救神。不至于困饿。有运小发,运过则贫。
刑聚败极:甲申得丁巳、己卯己巳之类。
四柱不收:甲子得丙寅、丁已、辛亥、壬申之类。
五形未备:甲子得庚子、己卯、癸卯之类。
一方前后:木命人得巳丑之类。
柱得隔角:辛丑得辛卯、甲子得甲戌之类。
都主贫贱。
昭佑注:
以上为古人所列举的阴阳不平衡或被破坏而失衡的形式,是论二气成立不成立的方法。二气成立论富贵寿,被破坏有凶夭,无二气论贫贱夭。但都似是而非,让人无法理解、运用。
5、动静阴阳
以命局为静,运年为动,命局反映的吉凶为静止,运年为引动而发生、落实。逢值、填实、实神到位冲、合等概念都是这个范畴的内容。
动静确定应事应期的落实,以动为应是论命的原则。无动则无应。何为动?旺为动、明现为动、生克制化刑冲合害作用为动,干支逢值到位为动。以此区分动应的方向。旺为动而衰为静,此为作用能力和吉凶程度。明现则成象,成象则成应事,此为有象必有应。作用为动而不作用为静,此为变化。逢值为动,此为主事。
易为变,变而显示吉凶状态的变化。存在为静,变化为动静显示吉凶的应期。没有吉凶的存在就没有动态的显示,存在的状态又有不同过程而有不同的程度,都是随着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变化有量化的过程,有能影响存在的存在的结果,但无论过程和结果都以有引动为落实、为应期。
现在盲派弟子老是念念有词什么实神到位,指局中字在运年出现为此字的应期,此为局中有而动则有应,但如果不知局中此字的吉凶、不知什么字能使此字成吉成凶,那么你实神到位是吉是凶则不能确定。不知成立的方法,则实神的吉凶是否成立也无法确定。十年或十二年都有实神到位,为什么就不是应期呢?我们知道实神到位只是局中有而流年出现引动,显示相关的内容,但吉凶还论其对阴阳二气起的作用,还要以天地成立论其吉凶是否成立。
6、天地阴阳
天地为阴阳,有阴阳才成太极,才为整体、为全部、为成立。天有动而地有应为落实、为成立;天有气而地有应为落实、为成立;以此理论决定了空亡的判断方法。空亡因支无天干而支的吉凶不能引发,以不成太极则不为成立、不为存在而以不实论。
以天干为太阳的影响来自于天、地支为受影响的结果存在于地,古人论“干为支之母”,所以从动静而论则天干为阳而地支为阴,讲明源与果、动与应的成立情况。
“干为支之母”决定了八字中干能作用于支而支不能作用于干的作用方法。
天地阴阳有气、方法、旺衰比较的落实程度、应事应期等多方面内容。’
有说应期的方法为支转干、干转支的论法,这是应事成立的方法,而不是应期方法,只不过很多情况下成立时又是应期时而已。
古人论:
地支有以子至巳为阳,午至亥为阴。盖以冬至阳生、夏至阴生论也。有以寅至未为阳。申至丑为阴。盖以木火为阳。金水为阴论也。命家则以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
阴。
昭佑注:
五行以木火为阳、金水为阴为五行的阴阳性质,子一阳生、午一阴生为冷暖气的变化过程。在天论干以水火,在地论支以变化,结合为天干生旺死绝表,此为天地阴阳气的承接、交换。阳干支为气旺状态,阴干支为气弱状态。古人论:“命家则以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显然是无理论根据而茫然的结论。
古人论:
若夫子从癸。午从丁。是体阳而用阴也。巳从丙。亥从壬。是体阴且用阳也。分别取用。亦惟刚柔健顺之理。与天干无异。但生克制化。其理多端。盖因一支所藏。或二干。或三干故耳。
昭佑注:
子午巳亥是气生气成的转换地,但支中藏干是说明其阴阳二气的状况的,不是什么体阳而用阴、体阴而用阳之说。在吉凶取用上看组合作用在支还是支中藏气而分用阳干支还是阴干支。如卯月的甲子日乙丑时以子为有1弟,是用子支。辰月的甲子日乙丑时以子为有1弟、丑中癸有制为有1妹。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为天气,为地球阴阳的主要来源。天干反映这种影响的强弱与变化规律。
在八字中天干为天气,所以透干主事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方法。在风水中,讲究形势,更讲究天时之应。空有形势而天时不应,吉而不显、不应,空有天时而形势用不上或形势与天时相背,都不能应吉。
八字中天干透气与风水中天气地气是一回事,这也是八字有与风水相通之处的道理。
天干透而支中无气相通为天时与地气不通,所以以天干虚透论,以吉凶不能落实论·天干气不明出而地支中藏有某气,为此气是吉凶的力源而无明显吉凶之应。
要注意的问题是成立、应期与旺衰的区别,很多人总认为旺衰时则是成立和应期之时,这是错误的,旺衰是变化,成立是有阴阳而成太极而成立,应期是动静的问题,不能混淆。
作用成象的内容要作用双方都到位才为应事成立,也是应期。一方气旺只是一方气旺之象的内容成立,被作用的象不出现则不应被作用的内容。
(四)、阴阳二气
一阴一阳为道。八字为一太极,以冷暖为阴阳,落实在五行上为水火,水火为八字中的阴阳二气。
1、冷暖为阴阳二气
以人的生存条件为依据,冷暖衡量吉凶。
八字中以水为阴、火为阳,以木为少阳、金为少阴,把阴阳以旺衰分四种状态.以子一阳生至巳阳盛为阳气变化过程,以午一阴生至亥阴盛为阴气变化过程。这是冷暖的形成变化过程。五行为运动、变化,指阴阳运动、变化过程。太阳光热作用于地球,地球纳阴纳阳、泄阳止阴,对一冷暖起着转变、调节的作用,为冷暖运动、变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一行,与四象共为五个过程,即五行。五行表示的是冷暖的变化。
2、一阴一阳为道
一阴一阳所论之“一”不是指一个,而是指一方面、一类。为道指成为太极、成为整体、成为存在。一阴一阳的平衡才能成为整体、成为存在。阴阳以平衡为原则,是判断存在的成立、存在的吉凶、存在的变化时机的依据。
八字中以火为阳气、水为阴气,水火二气为阴阳,构成八字所代表的生命体。阴阳二气的平衡为生命存在,阴阳二气的平衡程度为生命存在的吉凶程度。
木金为少阳、少阴,为水火二气成气的初始的状态,作用可助阴助阳,有阴阳的性质,但不成阴阳而不以成太极论。金木以其阴阳属性而助阴助阳,此为五行相生的作用;又要以其相克作用而论对阴阳二气存在的影响。木能克土而导致水阴不受克,金能克木而导致土不受克而克水阴。相对而言,木金虽为少阳、少阴可助阴助阳之力小,而其克的作用对阴阳二气的影响力却不小。用法上以组合论其实际作用,特别注重月气的影响而决定其作用能力和作用方向。
土无阴阳而只论其对阴阳二气的作用。土一方面能纳阴纳阳、一方面又能泄阳止阴,以月气的影响而决定其作用能力和作用方向。土气过重则阴气受制而阳气被晦,以无富无贵论。
3、阴阳二气的内容
古人论:
清气、贵气以论贵贱。
厚薄、聚散以论贫富。
善恶、顺逆以论吉凶。
生死、永促以论夭寿。
昭佑注:
这个古人说的是什么让人看不懂,无论他“气”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内容都不能自圆其说。不是此人故意隐藏,而是此人自己根本不懂而在想当然地胡扯,不懂装懂。看起来所论头头是道,其实与论命道理毫无关联。
以阳气主富、主衣食,阴气主贵、寿.。
①、阴阳二气
水火为阴阳二气,以丙为一阳、丁为阳弱。癸为一阴、壬为强阴。
②、阴阳二气的落实
丙根在巳,为一阳气满,但在论温度的落实上巳月却不是地球最热的时候,最热却在午月或未月,所以丙在午为旺地,而未为旺后始衰。这是地球受太阳的影响过程的差别。而论阴阳二气则午为一阴生,此为阴阳二气的旺衰变化,为冷暖的依据
③、阴阳二气的存在
以太极为整体、为构成、为对比论阴阳二气的存在与状态,所以水火出为阴阳二气的存在,火以被水克而以土克水为火的存在,水以被土克而以木克土为水的存在。
④、存在而作用
阴阳二气旺则为动、为作用,以成立而成作用,以出现,当值为动、为作用。弱气则以有生、被救而为有力、为动而有作用。
⑤、阴阳二气的旺衰
⑥、阴阳二气的动静
以变化论则阴阳二气的变化始终是存在的,一直处于动态,只是落实论而引动的程度和对应的内容不同而已。
⑦、阴阳二气的成败
有作用而论成败,阴阳二气的存在方式为变化的方式,此为原局为模式的明暗方法。
日干依赖的阴阳二气的成败决定日干的存在。而用神的成败是各个用神以其存在方式论成败而确定对应内容的成败。
4、阴阳二气,平衡为纲
地球本无热而依赖太阳,太阳的光热被地球储存而后孕育万物,这是太阳地球的客观作用关系。这决定了八字中的冷暖阴阳的用法。地球之冷是永恒的,需要太阳的持续作用,这决定了阴气为体而用阳的根本关系,决定了阴强阳弱的根本规律,决定了水克火的关系。水为老阴,要阳气平衡,但水克火,仅火平衡水而略有不及。所以多数用土克水止阴,再用阳来平衡。此又为太阳之热被地球储存的客观规律。由水阴的平衡要求可见为少阳的木的作用,水以土为平衡前提,土被木克则水阴难以平衡。所以八字以水木重论阴气重而论贫贱,就是土被木克而阴气无制,阴气重则阳气弱而论贫贱。要土不受克则要金出克木而土有气,所以水的阴阳用法除了用土外,还用金。但金为少阴是助阴的,金又可生水,这要以组合来论,看金是生水还是克木,或作用同时存在。
*、阴阳二气以平衡为判断依据,论命贵贱、贫富、吉凶、夭寿。
*、怎样为平衡?
太极有阴阳二气构成,阴阳二气构成太极。太极能存在则就有平衡,有平衡才有太极存在。平衡的原则是有阴阳二气存在,就为平衡。一气消亡则另一气也随之消亡而太极消亡。
*、平衡的程度
阴阳二气有力程度为命局的高低程度,阴阳二气的对比为平衡程度、为吉凶大小。
十神平衡之论、格局平衡之论断吉凶富贵,或对或错以阴阳平衡为判断依据。符合阴阳平衡理论的部分为正确,不符合阴阳平衡理论的部分为不正确。
古人书中论及的中和是阴阳二气的平衡方式。中和不是结果上的完全平衡,只是力求的方式.如冬月有火、土暖局就为平衡,而冬月太阳再烈也不可能温暖如春,但只要能穿上棉衣、躲在房内再烤上火就不会被冻死。这就是自己条件与环境平衡了.这又决定,八字四柱结构规定:年月为社会、祖上,为决定性的大环境,日时为自己运气、努力范围的小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 小编
- 2023-09-19
- 42894
- 小编
- 2023-09-19
- 36301
- 小编
- 2023-09-19
- 65501
- 小编
- 2023-09-19
- 72383
- 小编
- 2023-09-19
- 56704